制冷系统主要由冷凝器、压缩机、毛细管、蒸发器和干过滤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蒸发器排放液体低压低温制冷剂,然后吸入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冷却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制冷剂,再输送到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这些气态高温高压制冷剂将大量的热量传递到箱外的空气中,并保持自身的温度,以免在高温下,制冷剂通过干燥过滤器干燥和过滤掉自身所含的少量水分和杂质,再经毛细管节流将高压制冷剂液体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汽。这些低压、低温湿蒸汽进入蒸发器后,在一定压力下蒸发、沸腾,吸收蒸发器周围空间的热量,变成低温、低压气体。再次吸入压缩机,重复下一个循环。这样,制冷剂在这个封闭系统中反复循环,降低箱内温度,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脏堵”故障部位一般在过滤器的滤网或毛细管进口。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脏塞”故障,部分原因是由于焊接问题,如焊接时接触不良导致管道内壁氧化,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机械磨损产生杂质,或安装前未清洗零件等。,这将导致“脏塞”故障,而“脏塞”故障则是由于新制冷剂脱水不好或制冷剂与某些物料反应产生杂质残留物,导致低温冷水机组制冷系统脏堵。一般有两种冷冻油:Poe油和PVE油。与POE油相比,PVE油具有以下特点:PVE油与R-134a、R407C、R410A等新型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灰溶性;PVE油不水解,在无干燥剂的体系中有很好的应用,而rpe油具有很高的吸湿性,因此,在使用Poe油的系统中需要添加一个干燥器;P Ve油比Poe油具有更好的润滑效果,可以大大降低摩擦;PVE油比Poe油在液体工作介质中具有更好的溶解性,PVE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毛细管堵塞。
一般来说,发生冰堵的地方是毛细管出口。至于“冰塞”发生的主要原因,则是制冷系统中水汽过多所致。当压缩机启动时,蒸发器开始结霜,因为水箱中的温度不断下降。当水分随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出口时,由于罐内温度较低,会逐渐冻结,导致毛细管堵塞。同时,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循环不畅,甚至不再循环,导致制冷故障,尽管此时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大约30分钟后,温度将缓慢上升,堵塞在毛细管处的冰块将逐渐融化,制冷剂可以重新开始循环。此时蒸发器又会开始结霜,冰堵现象会反复出现。这样就可以重复“制冷-非制冷-制冷”循环,在蒸发器上观察到周期性的结霜和除霜现象,从而判断是否发生冰塞故障。
2、 故障排除
虽然故障部分可能只是干式过滤器,但在处理故障时,更换新的干式过滤器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到冰堵和脏堵的位置可能在毛细管出口,必须充分考虑这一隐患。具体治疗步骤如下。
首先,切断电源,打开压缩机上的工艺管口,切断与压缩机相连的回气管,安装检修阀,用焊接工具将压缩机低压端留下的一小段铜管尾部密封。然后断开干燥过滤器和毛细管之间的连接,断开压缩机和蒸发器之间的连接,在蒸发器进口安装一个维修阀,将制冷剂从回流管注入蒸发器,并从毛细管中排出。当毛细管中的制冷剂排出时,停止加注。此时,将回流管中的干氨以1MPa的压力注入蒸发器,使高压砖混合氨气与制冷剂一起从毛细管排出。当毛细管口无雾制冷时,停止加氨。由于干燥后的氨气具有吸湿功能,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氨气的吸湿性,吸收蒸发器和毛细管中的水分,使水分随循环带出系统。此外,该制冷剂还具有亲脂性,可将管道中积聚的冷冻油等杂质随循环排出系统。
断开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的连接,在冷凝入口安装一个维修阀,向冷凝器中加注制冷剂,并从干燥过滤器端口排出。当有制冷剂从干燥过滤器端口排出时,停止加注。用1MPa高压干氨气从检修阀注入凝汽器。2mim后,确认无污物和水排放后,停止干氨气的充装,关闭氨瓶阀门。其目的是从冷凝器中抽出水和冷冻油,并使其从系统中排出。
首先将冷凝器口和回油管口与压缩机连接,用银电极焊接,然后更换干式过滤器。同时从压缩机工艺口注入,浸泡在肥皂水中,观察整个系统焊接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放出氨气,用银电极重新焊接,重复上述注气检查步骤,观察气泡,直至无气泡冒出,无泄漏。